《宜昌保卫战》剧情简介
1938年中山舰殉难后受伤的抗战伤兵胡宜生,回宜昌养伤时正赶上宜昌大撤运。在号称“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”行动中,胡宜生结识了共产党,并在共产党的感召下积极组织宜昌社会各界投入大撤运工作,使大撤运奇迹般地完成。胡宜生在成为宜昌英雄的同时,也赢得了土家妹子成四妹的爱情。随后,胡宜生随江防军驰援枣宜会战,见证张自忠为保宜昌而战死疆场,深感震撼。宜昌沦陷后,胡宜生拉起一支以土家族划夫队为主的民间武装,号称红旗营,不断袭扰打击日寇。1943年,日寇发起鄂西会战目标直指长江天堑石牌要塞,妄图拿下石牌,威逼重庆。胡宜生在中共地下党的指导下,率领民间武装,广泛发动群众,运送粮食与武器弹药,支援江防军作战,在被誉为“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”的石牌大战中大败日军,从而谱写了一曲“民心不失、国门不倒”的抗日壮歌。
《宜昌保卫战》相关视频
-
4.0 心远
2009 国产简介:出生于清末的熊育英,以自己的切身经验,深感中国之积弱,并进而产生“教育救国”的思想,终其一生,熊氏都孜孜于江西和中国的教育事业:开办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培育出一批批中国现代史上的精英人物:邹滔奋、张国焘、饶漱石…… 中国古代有“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”之说。许多教育家在教育上都不重著书立说而更重躬行实践,熊育英便是如此。 “吾欲托之空言,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”。在一生漫长的教育生涯中,熊育英虽然并未给后人留下什么教育著作和系统完整的教育思想,然而,他却以自己孜孜砣砣,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,深刻影响着江西近现代教育的历史面貌,为江西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其教育业绩和影响,不仅为近代以来江西教育史上绝无仅有,即使是在近代以后的中国,也是罕有其匹的。 更难得的是,身为教育家的熊育英,身上具有快意恩仇、为国为民的“大侠之风”,“师侠”二字,是对他的最佳写照。通过塑造主人公熊育英的“师侠”形象,展现出一代中国教育家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的艰难尝试,同时,也折射出中国历史最波澜壮阔30年的大时代变迁…… -
1.0 战火连天
-
5.0 STB超级教师
-
3.0 炮神2015
-
9.0 青龙镇谜案
-
3.0 爱人·同志
2017 国产简介:镇上宣传新思想的富家小姐欧阳春晓的影响,为逃避各自不幸的爱情和婚姻而逃离小镇来到广州。陈桂做了缫丝女工,沈梦苏在欧阳春晓帮助下入读坤雅女子中学,在新学校里,梦苏学习新文化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和熏陶,认识了青年教师、共产党员麦秋实。从此,三个不同出身、不同性格的年轻女性与麦秋实等人一起,经历了省港大罢工、广州起义、白色恐怖等革命斗争的暴风骤雨……在坚守连接粤港澳和江西苏区交通线的过程中,这群青年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,面对危险、背叛、误解,最终沈梦苏和麦秋实一起坚定了信仰,一道沿着迢遥的山路踏上了战火连天的新征途,与大部队北上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。 本剧从新的角度讲述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“中国梦”,讲述了她们的爱情、命运和奋斗故事,从人性、人文的角度回望上世纪二、三十年代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。本剧将焦点对准革命历史中的女人,着力塑造了沈梦苏这个为信仰和爱付出一切的传统女性,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里浮沉起落。一个女人想要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竟是如此艰难。在刀锋嗜血、白色恐怖的极端环境中,有爱不敢爱,相爱不能爱;又在对信仰的追寻和坚守中得到爱的升华和实现了命运的涅槃。这是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和爱情史诗,这是一群女性情感和命运的故事。